本周为教学周第11星期二

旧版网站 处长信箱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教学信息 -> 教学动态 -> 正文

品读经典悟人生,回归《诗经》畅幽情 ——人文学院通识类经典阅读课程《中华文化经典选粹》展示课圆满完成

信息来源: 发布日期: 2021-03-22 浏览次数:

3月15日,由我校人文学院韩鹏杰教授和刘彦彦教授主讲的通识类经典阅读课《中华文化经典选粹》线下见面课——“阅读《诗经》,分享感悟”分别于我校雁塔校区教学楼308教室和兴庆校区主楼B102教室相继展开。两所校区的教学班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总计展示了25份作品,其中既有个人汇报,也有集体表演。同学们通过情景再现、古今关照、低吟浅唱、角色客串、篇章解读等方式将《诗经》里的故事说活、演活,为全体师生带来一场视听盛宴。

本次课程紧紧围绕《诗经》,以同学们的自我展示为主。全体同学按照事先编好的组别围坐在一起,积极为他组作品进行打分。这种小组互评环节不仅调动了同学们的课堂参与度,也使评分制度更加公正、公开。本次课程同时设置了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,以激励优秀且受欢迎的作品。

课程伊始,主讲教师刘彦彦教授首先为大家做动员,鼓励同学们发散思维,发挥组内成员不同专业背景的优势,结合自身兴趣与特长,不拘形式、不限范围,将自己对《诗经》的体会和感悟充分展示出来。

在课堂展示环节,同学们的内容设计与表现形式丰富多样,精彩纷呈。雁塔校区的同学有的利用当下流行的表情包来推动故事情节,绘声绘色地讲述《诗经》的来源;有的以朗诵或歌唱的方式追忆《诗经》中的美好爱情故事;有的摘选《诗经》中有关战场与战争的篇章段落,与举国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事件相关联,利用旁白演说、朗诵等方式歌颂所有勇敢无畏的抗疫工作者;有的自主编写脚本,以话剧的形式上演一幕关于《诗经·郑风·风雨》的故事,作品夹带着旁白,将男女主人公久别重逢时的紧张、激动、兴奋等一系列复杂难言的情愫演绎得活灵活现,尤其是这个故事中的夫妻由两位男同学来扮演,这种角色反差使表演效果倍增,以致故事结束,台下观众仍旧意犹未尽。这份作品也由于生动的演绎、新奇的设计与出色的演出效果,最终获得全场最高分,一等奖实至名归。,兴庆校区的同学呈现的作品同样可圈可点。最受欢迎的要数来自英语专业的罗滋孜同学为大家带来的名为“《诗经》译文中的西方洞见”的演讲,罗滋孜同学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,有理有据地向大家介绍,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,西方人存在大量对《诗经》误读、错读的现象,并列出部分案例。其中,将《诗经》视为一封中国的“家书”,这个比喻不得不说很有洞见。



课间,坐在兴庆校区的教室讲台下安静欣赏的刘彦彦老师,手握一只水杯,轻尝一口,突然欣喜地说:“以前竟未发现兴庆的水如此甘甜。”其实,兴庆的水一直微甜,只是平时太过匆忙,鲜少留意罢了。可见,当我们放下脚步,品读经典,品味诗情,静享诗意时,便会发现,即使是平凡的生活也会与以往大有不同。这就是经典给予我们的馈赠,也是经典的魅力!

以诗为鉴可以知兴衰,以人为鉴可以懂理道。《中华文化经典选粹》系我校2019年获批的通识类经典阅读课,由人文学院哲学系韩鹏杰教授、中文系刘彦彦教授倾力打造,曾获评2019年度陕西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,并顺利在中国大学MOOC、智慧树、学堂在线等课程平台运营,受众达数十万人。该门课程以“品读经典·回归经典·启迪人生”为旨归,着重选取《诗经》《老子》《庄子》中的经典篇章进行讲解。通过品读《诗》《老》《庄》,不仅能从文学视角做文学性的鉴赏,更能从哲学视角发现其中包蕴的现代性意义和价值。与经典为伴,在品读中感悟人生,历史和世界。

    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人文学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