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周为教学周第17星期二

旧版网站 处长信箱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教学信息 -> 教学动态 -> 正文

乱世图存,谁与争锋 ——西安交通大学通识课《<战国策>人物与话术鉴赏》结课汇报成功举行

信息来源: 发布日期: 2024-06-14 浏览次数:

陕西特色课程、西安交通大学通识课《<战国策>人物与话术鉴赏》本学期首次开课。该课程由人文学院韩鹏杰教授、李娟教授联合开设。6月11日晚,学生以小组为单位、以“乱世图存”为主题,在中2-1203进行课堂展示汇报,通过短视频、舞台剧等方式演绎《战国策》中的故事片段,展现人物的话术与智慧,为全体师生带来一场视听盛宴。

“荆轲triple kill组”的同学们以《荆轲刺秦王》的经典故事为蓝本,创作出一部喜剧小品。在小品中,为保证刺杀秦王顺利,在太子丹和秦舞阳的协助下,荆轲通过三次梦进行推演。在梦中出现种种乌龙导致三次刺杀失败,在明知刺秦王会失败的情况下,荆轲仍慷慨赴义。在欢快的氛围中再现荆轲不畏强权的反抗精神。同学们在此次创作表演过程中既收获了团队合作带来的快乐,也重新理解了荆轲的反抗精神,明白了做人做事都应胸怀大义。



“海底小纵队”同学们分饰荆轲、太子丹、秦王等角色, 对故事进行了改编,加入时下热点元素,再现荆轲为了保卫燕国,刺杀秦王的故事,使故事更生动,人物形象更鲜明。同学们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既学习了更多的历史文化背景, 又传递了荆轲不畏强暴,敢于反抗的精神,鉴往知来,收益颇丰。



“期末不挂科组”以《张仪之楚贫》作为表演剧本,同学们分饰张仪、楚王等角色,再现纵横家张仪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,掌握楚怀王的嗜好,既满足了楚王的虚荣心,又实现了南后所要求的结果,同时自己得到了金钱,逆转“张仪之楚贫”最初的困境。同学们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既学习了张仪等纵横家的智慧,又警醒自己不能如楚怀王等轻易落入圈套,以古鉴今。



“刺秦历险记二组”以“荆轲刺秦”为主题制作了精美的短视频。一遍遍的预演排练,一次次地运镜拍摄,每一幕的设计与巧思,每一句展现深厚功底的台词,都让他们沉浸在对荆轲刺秦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还原中,让他们专注于此次拍摄任务。



“吃饭不排队”选择《触龙说赵太后》作为拍摄主题,演员将触龙、赵太后演绎地栩栩如生,拍摄和后期制作也十分用心。


“我们没有意见组”在结课展示中以舞台剧的形式讲述着田光自刎、荆轲与太子丹共谋刺杀大计和樊於期自刎的故事。同学们经过精心撰写剧本和多次的练习,仿佛感受到了那时的悲壮情怀。通过这次展演,同学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演技和团队协作能力,还深刻体会到了历史文化的魅力和价值。他们表示,将继续努力学习,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,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

“想得高分组”围绕战国四公子之一黄歇进行讲演。讲述了春申君黄歇在年轻时智勇双全,协助楚考烈王熊完逃回出国,随即封侯拜相、位极人臣,却受不了利益的诱惑,采用李园所献移花接木之计,最终却落得身死族灭的下场。这个故事警示我们要能够守住底线,经得起利益的诱惑,保持自身的德行操守,以史为镜,以明得失。



“巨能干饭组”深入浅出地解析了古代著名政治家张仪及其所代表的纵横家思想。介绍了张仪的生平、纵横家思想的形成、张仪思想的影响、纵横家的现代价值。本次课堂展示不仅让同学们对张仪与纵横家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,还激发了大家对古代智慧的兴趣。



八个小组的展示十分精彩,课堂上掌声不断。展示完毕后,助教秦琦玮主持各小组民主打分,得分最高的两个小组被评为“战国明星组”,秦琦玮代表课程组为获奖学生送上奖品。

历史的车轮纵已远去,但《战国策》中那段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与文韬武略的妙策奇谋,为后世留下了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。

《<战国策>人物与话术鉴赏》首次开设,在课堂中践行“以学生为中心”,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,以身临其境的情景剧、短视频拍摄等方式,在深入理解每个故事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后,再进行生动的演绎,如此之教学方式去引导学生“在学中体会、在演中理解、在导中观察”。学生纷纷表示在本课程学习与汇演展示中有体悟、有收获,受益良多。




供稿:人文学院